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鞭炮声声,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传递着浓浓的年味。现代的鞭炮都是包装地精美,但是鞭炮还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东西,并且也会对城市的空气造成的污染,所以我们的现在虽然是限制燃放鞭炮,,但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古代没有鞭炮的时候他们是用什么来替代的,这些大家也可以给自己家过年额时候也增添一点乐趣。
鞭炮还有一个称呼的对吧?叫爆竹。这不是文学修饰,古代人是真的烧大竹竿子听响的,而且烧得不是干竹子,是湿的,其原理大概是竹子是中空的,在有水份的时候遇火会变为水蒸气,体积膨胀,炸裂竹管。聪明的古代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原理,在疑似东方朔写的《神异经》里就有一段生动的记载:
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箸火中,熚烞有声,而山臊惊惮。
也就是说这东西较开始是吓唬野兽的,可能古代人科学普及度差,认为某些野兽遇到会生病,所以得吓唬跑。而老朽能查到的资料中显示南北朝时期,爆竹就已经是过年时候的常备用品了。在南朝梁国有一个叫宗懔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荆楚岁时记》的书,对爆竹用来过年有准确的记载: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但老朽并没有找到准确的记载有“年”或者“夕”是一种野兽,烧爆竹是为了驱赶它们,能查到的只有驱赶山臊的记载。如果哪位学兄知道关于“年”或者“夕”的准确史料出处,请留言告知,拜谢。
到了唐朝,这种烧竹竿的方式有点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他们急切的想玩点更刺激的。于是花炮真正的祖师出现了,他叫李畋(tian),关于这个人的生平信史里几乎找不到,但在花炮的主要产区都对他进行祭祀,所以关于他的传说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相传李畋生于唐朝武德四年,他之所以被奉为花炮祖师是因为他创造性的改良了原来的爆竹,将小竹筒钻孔,放入硝石,再以桐油密封。这样的爆竹烧起来声音大、火光足,而且烟也浓,实在是爆竹里的上品,唐朝人一直用它。而后他又研究了用纸代替竹子,将硝石研磨后装填,用引线点燃的方法,这已经是现代鞭炮的雏形了。
时代到了宋朝的时候,鞭炮就已经和现代差异不大,火药也应用进鞭炮内,就不再一一细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