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就是讲的高深,充满智慧的大道理。这就是我们凡人眼中的哲学,而艺术作为一种将生活的美定格的方式,在普通人的眼里其实就是具象的画面感,在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就像两条平行线互不干扰。但是世间万物皆有联系,哲学和艺术之间的抽象联系也许就是一种。
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若即若离,实际上它们的关系紧密。在某些情况,或者有些具体作品中,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哲学可以提升和扩充艺术的内涵和格调,而艺术可以让哲学更加平易近人,更加看得懂。
哲学是研究宇宙观的一套严密逻辑系统,大到宇宙运行规律,世间万物的演化规律,小到个体生命的生老病死,人跟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都在哲学研究的范畴。可以说,世间万物的形成、发展、演变都离不开哲学系统。
人为什么要产生诸如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情绪或欲望,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哲学系统的体现,是本着科学理念总结出来的意识形态和实践经验,具有理性特征。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仅是艺术,生物的生活和生命都会离不开哲学。
用理性思维解读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哲学的本质,而艺术又产生于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感性思考,因此,哲学与艺术的联系要比想象中紧密得多。
我们的国画在酝酿和创作时,都是以东方哲学精神来挖掘艺术性的。如,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这些思想在本质上都是哲学。在山水画中追求“天人合一”,在花鸟画中追求“朴拙自然”的审美境界,这些都是道家哲学精神的体现。
在人物画中,要体现人物性格中自强不息、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追求一种大丈夫精神和家国情怀,这些都是儒家哲学思想所看重的。
西方艺术跟哲学之间的关系同样很紧密。西方绘画艺术把观察视角主要定位在自然人上边,喜欢表现形形色色的人,重视展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人文精神是西方艺术不变的追求,而人文精神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哲学理念。
西方许多绘画、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是在体现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思维。像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传达的就是人与神之间难以调和的悲剧性冲突,把静止与运动,匀称和变化的美学特征阐释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