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也是可以发现一些浅显的不同之处的。近体诗在格律上也有一些讲究,一般我们常见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都是典型例子。并且近体诗在内容上也比较宽泛,通过格律的约束增加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规整的句法将其表达出来,读来是地朗朗上口的。下面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特点我们细细品味一下。
古体诗和近体诗这两个概念是从唐人那里来的。格律诗自南朝齐梁出现后,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到唐初逐渐兴起,到唐中后期趋于成熟。唐人站在自己的历史视角,把产生于自己近代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非格律诗统称为“古体诗”,当然不包括先秦的《诗经》和《楚辞》,先秦的诗就按“诗经体”和“骚体”分类。
说清了这个分野,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辨别就能一目了然。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格式也简单,也就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少量的排律(长律)。绝句分五言七言,可对仗可不对仗,五律七律讲究“起承转合”,其中承转联需要对仗。律诗需要符合平仄规定,押韵也近乎严苛,只能在韵书规定的韵部内押韵,不能通押,而且只押平韵,一韵到底,包括排律。
古体诗就是非格律诗,是个大杂烩,有杂言诗也有齐言诗;全诗每句字数不等的叫“杂言诗”,全诗每句字数相等的叫“齐言诗”。齐言诗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过七言以上的齐言诗是没有的。大概是古人偏爱奇数吧,唐以后四言诗六言诗基本淡出,齐言诗基本上为五言七言固定。
如按时期分,可分为两汉乐府诗和魏晋南北朝古诗。乐府诗分两类,一类是祭祀的诗,类似《诗经》中的“颂”;另一类是音乐机构收集的民歌,类似《诗经》中的“风”。乐府诗多为杂言诗,经久不衰,李白就酷爱乐府诗,代表李白较高艺术成就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长相思》等就是乐府体诗。北朝时也有乐府诗,如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严格说,这首诗是翻译作品。原作是鲜卑人用鲜卑语唱的,描写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
产生于东汉的《孔雀东南飞》、北朝的《木兰诗》都是五言叙事古诗,也都是乐府诗,被誉为“乐府双璧”,所以乐府诗占古体诗很大部分,原因是进入乐府后即便于流传,不易散佚。
韵书是《音韵学》发展到了程度的产物,在汉以前,人们对诗歌为什么要押韵只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押韵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就觉得押韵的句子好听,既方便断句, 又便于记忆,所以先秦不仅是诗,很多文都是有韵的。
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受梵语的启发,《音韵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发明了“反切”法,并在南朝梁朝时发现了汉字平上去入四声。到隋朝时由陆法言主持,编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韵书《切韵》。
古体诗大多以乐府诗为主,而乐府诗又以民歌为主。既为民歌,押韵就必定不受限制,可以按雅言押韵,也可按方言俗语押韵,所以古体诗押韵比较随意,可按平声押韵,也可按仄声入声押韵,甚至平仄通押,平韵仄韵入声韵随意转换。句子也可短可长,只要有韵有味,有情有景,有意有趣,尽可随意发挥,不受限制。所以古体诗几千年来,一直经久不衰,深受各阶层人们喜爱,不论是上层大文豪,还是乡野村民,都能吟诵,是名符其实的“古代自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