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西安伊顿精深是我们现在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和体会的。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述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在探讨的一个哲学问题,在很多的大家论述著作中也都有所体现,倏然各执一词,但孩子呢个因为这样,才有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碰撞和百家齐鸣的光辉时刻。在人性善恶的论点上都有哪些大家谈论过?他们的思想和见解是怎样的呢?
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使得对人性的讨论百花齐放,对于人性的探讨是哲学中较基本的问题,修养功夫论以及政治哲学皆围绕人性问题而展开,下面来简单概括下中华文化的人性论。
1、 性善说,性善说是中华文化中性说的主流,由孟子开其端,《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后经过子思、宋明理学而发扬光大。
2、 性恶说,由荀子首倡,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也就是说他将人的欲望看作人性,如果欲望不加节制的话,就会出现破坏人伦、争夺之乱象。
3、 性三品说。由汉儒董仲舒首倡,他从现实中人的不同存在状态出发,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需要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归结来说,性善论增加了人为善的可能性,性恶提供了教化的前提和条件。但是性善论之所以占据主流的人性论地位,是因为它在增加人之善性基质的基础上,讲明了恶是后天习染的缘故,这样,为善的资质和教化的条件双双具备,性善论也就独霸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