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瑰宝,也是我们当代教育所倡导的,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的推广和进行下,对于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好的传承作用。而且现在的中华文化也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孔子学校也在各地遍地开花。这正是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而对于我们这些文化的继承者,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传承中文化呢?
首先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以上精髓值得流传,更需要有影响力的载体去传播。比如中国精英阶层拥有普罗大众欠缺的人脉、社会资源等先天竞争优势,如果可以通过他们的名人来传播中华文化,可能会收获更好的传播效果。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的名门世家也前仆后继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们推崇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奉行的“立德”、“立言”、“立业”的志向和胸怀,不比西方精神逊色。
其次,中华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以文本本身为主,因此显得客观性、性、说教性较强,因为缺少趣味性从而不能很好地被受众接受。如果能在传播过程中适当增加其娱乐性、以及受众的体验性,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的古装剧也带火了剧中提及的中华文化、历史遗迹。影视剧是一个被艺术化、理想化的世界,而观众对影视剧的解读常常融入了主观色彩,并且根据剧情的推演将景点们连成一个有关联的系统,因此影视剧中的中华文化对于受众来讲就不再是碎片化的客观景点本身,更是为游客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再比如说这些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这种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也吊足了大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比如《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百心百匠》等一批传达出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主题的文化类综艺诞生,口碑与在社交媒体引发的讨论热度。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过50档,其中既包括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也包括一些地方卫视的《儿行千里》《阅读·阅美》《非凡匠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