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是王翰笔下的经典诗作《出塞二首?其一》,也成为王力宏的改编曲受到人们的欢迎,读此句诗可以直面的感受到诗人的爱国和对激情饱满的热情,万里长征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对战士们的感激和敬佩,广西秦学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首诗的原文以及诗句鉴赏分析,学生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更加深入学习和了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王翰的《出塞二首?其一》,此诗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在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暗含了对于战事未已的悲愤之情和不惜为国捐躯的慷慨之语,希望能还黎明百姓一个海晏清河的盛世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意境雄浑,充满了边塞风光的苍凉辽阔之感,和穿越历史风尘的厚重之感,暗含对战事未已的悲愤之情。
诗人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将秦、汉、关、月四字交替使用,而不是局限于“秦时明月”与“汉时关”,而是秦汉月、秦汉关。如此一来,关山辽阔、明月孤寂的边塞风光,在诗人的笔触之下,于苍凉寥落之中注入了历史的厚重之感,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除了从时间上突出历史厚重之感,诗人还运用“万里长征”与“人未还”在进行对比,传达出空间的辽阔之感,让诗人对战事未平的悲愤之情传达地更为深沉蕴藉,意境上更为悲壮慷慨。从秦汉到大唐,想起那些至死未归的英魂,怎不悲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种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爱与恨,让诗歌的意境更为雄浑深沉。所以当末句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奔涌而出,诗人对当朝统治者不能任人唯贤而昏庸无能的嘲讽之情,演绎得更有力量,让人寻味无穷。
这种表达方式,就像张祜《宫词二首?其一》,首句“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从空间上突出环境的孤寂荒凉,从时间上突出历史的悠久缠绵,将所要传达的宫怨之情演绎地更为深婉动人。所以末句的“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才有如此直击人心的力量。
总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仅描绘出了边塞所特有的苍茫荒凉之貌,而且传达出诗人对于边疆战士的理解同情。诗人采用时空交错的手法,描述出关山明月的苍凉辽阔之境,和对早日结束战事的悲伤愤懑之情,意境雄浑而高远、悲壮而慷慨。